旅游资讯网是中国最大的旅游内容生产和分发平台,提供及时权威的旅游资讯和丰富的旅游短视频

502 Bad Gateway 502 Bad Gateway nginx

旅游新闻 2024-05-20 浏览(2675) 评论(0)
- N +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入境旅游掀起热潮,无论是知名景点还是街头巷尾,外国游客都很活跃。他们来自世界各地,或游览名山大川,或体验传统文化,或品尝中国美食,充分感受中国的风土人情和独特魅力。

随着近期国际旅游市场回暖,更多国际航线复航,中国与多国互免签证政策以及各项便利化措施,境外游客来华旅游热度持续上升。五一假期出入境游客总量达367.2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177.5万人次。根据国家移民局的数据,第一季度来中国的外国人数量比2023年同期增长了两倍多,其中旅游业占比超过30%。旅游业准备好迎接快速增长的入境旅游需求了吗?如何进一步优化旅游服务,丰富产品供给,为外国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环境?

入境旅游持续火爆。

市场前景可期

“我们来到中国感受中国丰富的历史和文化,Xi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还去了上海和苏州,中国,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都给了我们很多惊喜。“在Xi长安十二点主题街区,几位身着汉服的德国游客兴奋地分享着他们的中国之行感受。他们说,自从去年12月中国试行15天免签政策以来,他们就一直在计划这次旅行,既方便又舒适。

最近入境游客增多,旅行社也越来越忙。据四川成都某旅行社介绍,每个月旅行社接待的入境旅游团差不多有六七十个,双语导游和小语种导游供不应求。从4月份开始,几乎没有休息过。

入境旅游正在蓬勃发展,这与中国近期的多国免签政策密切相关。去年12月,中国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和马来西亚六个国家试行免签证政策。今年3月,中国进一步对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六国实施免签政策。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大,一系列提高入境旅游便利化水平的措施实施,释放出中国进一步开放旅游市场的积极信号,入境旅游市场日渐回暖。

"今年,我们接待了来自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泰国和厄瓜多尔的入境游客."旅行社相关负责人表示,故宫、天坛、恭王府、雍和宫、慕田峪长城是外地游客热衷打卡的地方。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听京剧、购买脸书等特色文化创意产品是外国游客体验京味文化的重要内容。

展开全文

五一假期,游客们参观了北京的天坛公园。新华社

“1-4月我们接待入境游客近3.5万人次,同比增长10倍以上。”CYTS首席品牌官许表示:“得益于免签政策,我们接待的入境游客中有很多德国游客。入境旅游团主要参加北京、上海、Xi等地的旅游,或在多个需要乘坐中国高铁的省市体验特色旅游。国际邮轮团也很受欢迎。同时,入境游客来源更加多元,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为代表的市场游客增长迅速。"

某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五一小长假期间,入境旅游订单同比增长105%,中国单方面免签和新加坡、泰国互免签证的12个国家,累计入境游客增长约2.5倍。五一假期期间,兵马俑、沙坡头等600多个景点受到了外国游客的欢迎。网络订票火爆,进港机票订单同比增长12倍。入境旅游的热门景点主要是历史博物馆、主题公园、标志性建筑和海南三亚low 空直升机飞行体验等新项目。

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杨劲松认为,免签政策降低了外国入境游客的经济负担和时间成本,有利于提升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的意愿。政策更加利好,入境旅游市场前景可期。

提升服务阻塞点

创造便利的旅游环境

入境游客的不断增加也是对旅游业服务和接待能力的考验。面对大量外国游客,各地下大力气解决入境、出行、住宿、观光、购物、支付等环节的困难和障碍,不断出台相关措施,营造更加便利的旅游环境。

最近,来自德国的300多名游客来到北京天坛公园,感受古老的魅力,欣赏美丽的风景。“为了迎接外国游客,我们加强了服务保障,在线售票平台设立了护照、永久居留许可等专门通道,为外国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服务。”天坛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一些景点和公园的预订规则复杂,消费环境差,这是外国游客反映的问题。此外,移动支付业务在中国的渗透率越来越高。相比之下,一些国家的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尚未普及,外国游客在中国使用传统支付方式并不方便。

对此,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高支付便利性的意见》,提出多项任务——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满足老年人、来华外国游客等群体“吃、住、行、购、娱、医”等场景需求;坚持现金定位,不断提高现金收付和外币兑换服务水平;提高移动支付的便利性;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支付权利,大型商圈、旅游景点、娱乐场所、酒店、医院等规模以上重点场所必须支持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元化支付方式。

今年一季度,上海已布放45000多台外卡POS机。核心商圈、机场航站楼、地铁站、三星级以上酒店、景区实现了外卡POS机全覆盖,同时优化了外卡自助取现、外卡绑定、零钱钱包投放等服务。上海A级景区、一级博物馆购票系统配备外国人护照和永久居留证。深圳已推动多家五星级酒店增设外币兑换服务点和外币ATM机。深圳古代艺术博物馆、历史民俗博物馆的入驻商户已完成境内外银行卡全覆盖。

入境游客参观上海豫园商业区。新华社

“这些措施打通了长期影响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的主要堵点和痛点。”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指出,下一步应进一步探索多层次免签入境政策,优化入境游客在中国旅游的语言环境,尤其是标识系统的语言。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旅游研究中心总规划师宁志忠指出,要进一步提高游客入境后旅游全过程的便利化水平,包括交通、观光、住宿服务、在线预订、现场购票等各个环节。此外,要为旅游相关信息的传播提供便利,特别是气象、交通、景点、住宿等环节信息的语言种类和传递方式的有效性,同时加强旅游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服务。

产品供应是“新的”

让游客看到大美中国。

为了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旅游业正在采取积极的行动。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旅游行业的从业者研究并推出了更适合外国游客的入境旅游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

虽然当前入境旅游复苏势头喜人,但仍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前几年疫情影响较大,入境旅游供应链尚未完全恢复,如相关商务产品供给不足、语言人才流失等,对入境旅游接待能力造成一定影响。

这些问题意味着机遇和挑战。除了提高支付和预订的服务保障水平,如何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也是当前旅游市场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国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对海外游客极具吸引力。冰雪旅游、赏花游、夜间文化游、城市漫步等旅游业态不断涌现,各地文化游火热,为入境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思路。

外国游客在浙江省杭州市塘栖镇泰山村共富坊樱桃园采摘樱桃。新华社

近日,海南发布了民俗、骑行、养生等6大主题、12条线路的入境旅游产品,进一步提升了海南旅游品牌的海外影响力和吸引力。山东威海针对韩国、俄罗斯等重要客源国游客需求,推出沙滩休闲、海岛体验、温泉休闲、青少年游学等入境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多重选择。河南推进“行走河南,了解中国”国际品牌建设,开展系统的国际推广活动,打造文化出海品牌,构建入境旅游合作体系。

旅游业从业者也不断“创新”入境旅游产品,积极迎接变化和机遇。“我们正在加强产品研发,力争推出更多既包含中国特色文化,又符合外国游客需求的旅游线路,将中国的大好河山、传统文化和新时代建设成就融入旅游产品,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许对说道。

来源:文旅之声

标签: